上半年以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县上下坚持主动作为、系统推进、精准发力,全力以赴促发展,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发展态势。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地区生产总值: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4.25亿元,同比增长11.3%。第一产业增加值1.47亿元,同比增长6.8%,占GDP的比重为1.0%,贡献率为0.8%,拉动经济增长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32.84亿元,同比增长12.6%,占GDP的比重为86.1%,贡献率为96.2%,拉动经济增长10.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9.94亿元,同比增长2.7%,占GDP的比重为12.9%,贡献率为3.0%,拉动经济增长0.3个百分点。
──地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上半年,实现地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47%。
──固定资产投资:上半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1%。
──财政收入:上半年,累计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2.66亿元,同比增长6.31%。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2亿元,同比下降9.0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上半年,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6亿元,同比增长26.6%。
二、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一)农牧业生产开局良好
上半年,各类农资供应充足,农作物播种进展顺利,农业自然灾害防范到位,畜种结构调整平稳,农业生产形势平稳,已完成哈密瓜种植面积5.11万亩,同比增长10.5%,淖毛湖和苇子峡双季瓜产销形势良好,660亩双季瓜已完成销售800吨,实现销售收入360万元。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亿元,同比增长34.6%。
上半年,全县牲畜期末存栏为12.27万头只,同比下降6%。期末出栏为4.02万头只,增长15.2%。肉产量1207.4吨,同比下降5.04%。奶产量2390.1吨,增长240%。
(二)工业经济面临压力
──煤炭市场需求不足,原煤库存大幅增长。累计原煤产量4475.2万吨,受煤炭市场需求疲软,原煤价格持续低位影响,原煤库存逐月递增,截至6月末,两家原煤生产企业总库存达库存达历史高位,产销率较去年同期下降22个百分点,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稳增长面临压力。
──煤化工行业保持较快增长,贡献突出。在伊吾氢能、伊吾纳东新增企业净拉动,宣东能源、同顺源、润达能源等企业产能持续释放的作用下,煤化工行业保持较快增长态势。1-6月,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25.4%,占规上工业比重31.6%,贡献率68.8%,拉动规上工业增长7.2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31.3%,占规上工业比重3.2%,贡献率7.1%,拉动规上工业增长0.74个百分点,贡献突出,对工业经济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
表1 1-6月规模以上工业分行业增长情况一览表
行业门类
|
6月增速(%)
|
1-6月增速(%)
|
占比 (%)
|
贡献率(%)
|
拉动百 分点
|
总计
|
31.85
|
10.47
|
100
|
100
|
10.47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60.43
|
0.77
|
51.95
|
4.33
|
0.45
|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
23.88
|
11.85
|
0.14
|
0.14
|
0.02
|
食品制造业
|
122.40
|
97.84
|
0.29
|
1.24
|
0.13
|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
|
-13.86
|
25.41
|
31.62
|
68.79
|
7.20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9.14
|
31.30
|
3.15
|
7.07
|
0.74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293.77
|
506.31
|
1.89
|
14.92
|
1.56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
|
-
|
0.04
|
0.39
|
0.04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35.83
|
128.66
|
0.32
|
1.74
|
0.18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15.44
|
-6.00
|
4.54
|
-2.51
|
-0.26
|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
4.44
|
7.84
|
4.99
|
3.12
|
0.33
|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10.13
|
9.28
|
1.06
|
0.77
|
0.08
|
──PPI降幅扩大、主要工业产品价格持续低位。6月,新疆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8.15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02个百分点,同比环比降幅继续扩大,主要工业产品价格持续走低。6月主要工业产品不含税均价:原煤161.8元/吨,同比下降29.2%,环比增长1.4%;提质煤178.8元/吨,同比下降41.0%,环比下降5.1%;煤焦油2537.2元/吨,同比下降15.1%,环比增长4.6%;甲醇1406.7元/吨,同比下降14.3%,环比下降4.5%;LNG 3659.8元/吨,同比下降8.8%,环比下降2.1%。
──主要工业产品累计产量“五升二降”。提质煤6月产量92.5万吨,环比下降12.7%,1-6月产量589.34万吨,同比增长28.9%。煤焦油6月产量13.63万吨,环比下降2.4%,1-6月产量79.81万吨,同比增长11.5%。甲醇6月产量环比增长3.6%,1-6月产量同比下降2.5%。LNG 6月产量5.0万吨,环比下降2.3%,1-6月产量27.95万吨,同比增长6.8%。甲缩醛6月产量环比增长9.9%,1-6月产量同比下降7.2%。石脑油6月产量0.94万吨,环比下降64.8%,1-6月产量15.18万吨,同比增长19.2%。柴油6月产量2.17万吨,环比下降73.4%,1-6月产量44.7万吨,同比增长37.1%。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利持续下降。1-5月,全县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58.08亿元,同比下降5.5%,降幅较1-4月扩大0.6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实现营收53.13亿元,同比下降29.9%;制造业实现营收96.24亿元,同比增长1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营收8.71亿元,同比增长23.2%。1-5月实现利润总额21.39亿元,同比下降39.9%,降幅较1-4月扩大13.8个百分点。营收利润持续下降,规上工业企业经营压力不减。
──电力生产降幅收窄。6月,全县发电量4.6亿千瓦时,环比增长19.11%。1-6月,全县累计发电量25.28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4.56%,增速较1-5月回升0.6个百分点,降幅收窄。其中:火力发电累计19.54亿千瓦时(含广汇自发电),同比下降10.19%;风力发电累计4.96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6.96%;太阳能发电累计0.79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5.14%。全社会累计用电量24.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8%,其中,工业用电量23.3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19%,占总用电量的95.6%。
(三)固定资产投资延续良好增势。今年以来,全县上下始终将项目建设作为推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抓手,围绕“四个一批”重点项目体系,集中要素、多方加力,着力扩大有效投资,上半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1%,保持高速增长态势。重大项目支撑有力,1-6月完成投资亿元以上在建项目8个,完成投资占总投资的85.3%。新能源项目贡献突出,1-6月完成投资亿元以上在建项目5个,完成投资占总投资的73.3%。其中,新疆华电天山北麓基地6100兆瓦新能源项目完成投资贡献最大。
(四)财政收支一增一降。由于煤炭等主要工业产品价格低位运行,企业营业收入下降明显,市场消费持续低迷,煤炭产业销售下降,税收增收压力较大,1-6月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2.66亿元,同比增长6.31%。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2亿元,下降9.01%。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13.21亿元,下降32.3%;非税收入5.99亿元,增长276.83%。完成地方财政支出16.2亿元,同比增长11.23%。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88亿元,增长5.94%。
(五)金融存贷运行平稳。6月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1.48亿元,比年初增加7.05亿元,同比增长24.09%,其中:居民存款余额16.86亿元,比年初增加0.39亿元,同比增长13.1%。各项贷款余额16.8亿元,比年增加1.03亿元,同比增长49.1%。
(六)限上批发业营收持续下降。受煤炭、化工等大宗商品销售不畅影响,6月,全县限额以上批发业商品销售2.52亿元,环比下降12.6%;1-6月,全县限额以上批发业商品销售21.53亿元,同比下降51.4%,增速较1-5月下降3.3个百分点,降幅进一步扩大。
表2 限额以上批、零、住、餐四大行业营收情况一览表
行业大类
|
6月营业收入
(亿元)
|
环比增速
(%)
|
1-6月营业收入
(亿元)
|
同比增速
(%)
|
批发业
|
2.52
|
-12.6
|
21.53
|
-51.4
|
零售业
|
0.056
|
-3.8
|
0.36
|
164.4
|
住宿业
|
0.026
|
12.6
|
0.12
|
55.9
|
餐饮业
|
0.041
|
49.8
|
0.14
|
15.0
|
三、存在主要问题
(一)原煤拉动仍存隐忧。截止6月末,规上原煤生产企业期末库存较5月末增加539.3万吨,累计产销率仅为77.6%,较去年同期下降22个百分点。受原煤市场整体供大于求的影响,原煤价格持续低位,6月我县原煤不含税均价仅为161.8元/吨,较同期下降29.2%。价格下跌、产销衔接不畅将影响企业生产积极性,后续增速或将减缓。
(二)停产检修新增压力。随着化工企业年度检修季的到来,部分企业已逐步进行停产检修,如广汇环保科技、宣东能源、广汇新能源、广汇煤炭清洁炼化、陆友硫化工、信汇峡、典尚化工、疆纳新材料、伊吾纳东等,化工企业均计划内停产检修,原煤需求也将进一步减少,势必会对三季度工业稳增长带来压力。
(三)“四上”企业培育仍需加强。根据市场监管部门数据统计,目前我县共有市场主体5494户,共有“四上”企业103家,四上企业占比较小,各行业主管部门对“四上”企业市场主体培育主动意识还不够。
(四)算力投资进度缓慢。算力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受资金支付进度影响,本年度完成入统仅为仅为算力项目计划总投资的2.9%。
四、对策建议
(一)加强生产调度稳原煤。高度关注国家、自治区近期反复查询煤炭企业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持续抓好疆纳、广汇重点原煤生产企业产能稳定释放,精准施策,实打实生产调度,要以“统”为出发点,“干”为落脚点,避免“统干跑偏”压力之下违规报数,避免原煤生产大起大落。
(二)紧盯化工产业提质效。加大广汇新能源、宣东能源、疆纳新材料重点企业运行监测力度,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开足马力生产,充分释放产能,督促慧能加快投资进度,广汇、润达等加快设备更新、改造升级进度,确保煤化工产业保持快速增长态势。针对煤化工重点企业年度检修期集中检修问题,积极引导企业尽可能避开重要时间节点,加快检修进度,尽快复产。
(三)锚定“四上”主体抓培育。各行业部门(单位)要结合“统干结合”相关工作要求,持续加强本行业、本领域市场主体培育,尤其是加强工业、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和空白行业“四上”企业培育,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增添新动能。
(四)强化助企纾困优服务。学习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政府服务,加强政企沟通交流,通过常态化面对面交流机制及时了解企业急难愁盼,着力协调解决企业经营、融资、用工等方面困难诉求,切实帮助企业纾困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