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伊吾县文体广旅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实施旅游兴疆战略,推动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深入推进文化润疆,繁荣文化事业,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1.着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推广。一是为进一步提升基层讲解员的业务能力,讲好伊吾故事,积极开展讲解员培训活动。二是组织伊吾木卡姆非物质传承人参加哈密市非遗中心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三是开展流动博物馆展示活动、5.18“世界博物馆日”等活动10场次,惠及群众1200余人次。
2.着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一是不断增加优质图书的种类、馆藏量,新增图书4000余册,丰富公众号上的图书资源,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二是利用数字化资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营造书香伊吾的文化氛围,开展“书香为伴遇见朗读亭”朗读亭朗读比赛,惠及人数400余人。
3.着力丰富创新文化惠民活动。一是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基层院团文艺轻骑兵精神,开展送文化下乡60余场次,惠及群众16000多人次;艺术辅导40余场次,惠及群众1000余人次。二是开展“书香致远润天山·书韵迎春享阅读”送春联活动等各类活动23余场次,惠及群众2500余人;开展元旦文艺活动、乡镇“群众村晚+文体活动”等活动60余场次,惠及人数4万余人次;开展各类线上线下展览、比赛及培训280余场次,惠及群众6万余人次。
4.着力打造新时代文艺精品。改编创作“阳光下的伊吾”、“伊吾加尔加”、“美丽中国”“敦煌舞”等舞蹈、改编“女儿情”、“胡杨”、“五百年沧海桑田”、“喀秋莎”等器乐作品;创作“新时代文明之歌”“回家”等歌曲。发布线上作品59个、播放量5万余次,点赞量4000余次。
5.着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是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艺术指导等方式,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五个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内容相结合。二是充分利用伊吾县文化活动中心、伊吾四十天保卫战纪念馆等场地,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融入其中,让中华文化成为各民族的情感纽带、心灵归属。三是完善充实旅游推介词、讲解词,充分挖掘、展示新疆自古以来各民族守望相助、休戚与共的历史事实,增进民族团结和文化自信。四是发挥驻村“访惠聚”工作队作用,通过结对认亲,向结亲户开展主题宣讲,把爱国主义精神、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融入每名群众心中。
(二)深入推进旅游兴疆,健全产业体系,提升产业发展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2024年1月-12月,伊吾县累计接待国内游客251.53万人次,同比增长35.17%;实现旅游收入8.77亿元,同比增长109.38%。
1.着力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成功举办文旅活动23余场次,惠及群众5万余人次,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展现伊吾县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进一步提升伊吾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尖甲坡遗址公园建设项目保护利用规划已上报自治区文旅厅审核;伊吾县全域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正在施工中;多功能运动场地建设项目已完工并投入使用;科托果勒沟遗址围栏保护项目现已完工。
3.着力推进旅游宣传推广。一是加强伊吾县文旅宣传,联合各平台报道740余次,浏览量140万。二是成功举办“千年敦煌万年胡杨”敦煌至伊吾踩线采风行暨伊吾胡杨产品发布大会,发布伊吾胡杨品牌和3条车景联动精品自驾线路。三是分别在洛阳市、鹤壁市、郑州市、广州、四川成都、上海、乌鲁木齐市、杭州、宁波等地举行旅游推介活动,大力宣传伊吾县旅游资源。四是积极参加乌鲁木齐春冬季旅游博览会,让伊吾旅游资源、文创产品、哈密瓜酒在展会上亮相,增强伊吾吸客引流能力。
4.着力推进品牌培育打造。县域内农家乐和民宿已增至59余家,其中星级农家乐30家(四星级4家、三星级13家、二星级10家、一星级3家),19家民宿。计划新建1家星级农家乐,待定哈密市文体广旅局审定。
(三)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推动体育事业健康发展
2024年伊吾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全年免费开放,累计接待人数16000人次左右。积极举办各项体育活动6场次,参与人数800余人次,惠及群众3000余人次,为伊吾各民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创造良好条件。
(四)规范市场秩序,提升市场治理能力,营造安全有序市场环境
1.抓好市场监管工作。加大文化旅游经营场所执法检查力度,严格落实三项制度,常态化开展全县文旅市场规范经营情况执法检查,开展执法检查440余人次,检查场所220余场次,办理案件1起,罚款70000元。
2.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筑牢安全生产防线。督导检查55余次,检查单位154余家,排查隐患40条。二是举办安全知识讲座、培训2场次,惠及人员70余人次。三是做好各乡镇、景区极端气候预警信息警示,转发、提示气候预警信息100余条次。
二、问题和不足
(一)基础设施存在短板。酒店床位数量有限,景点基础设施破损老化严重,标识标牌有待完善,公共厕所数量不足,垃圾桶摆放不合理,影响游客体验感,进而影响伊吾县旅游品质。缺少有引领力的龙头企业,旅游景区各类设施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薄弱,应对旅游高峰的保障能力不足。项目谋划能力不强,文旅项目申报成功率不高。
(二)新型业态不够丰富。景区开发建设存在同质化,文化旅游项目形式和内容较为单一,文旅资源的开发没有完全彰显出厚重的文化特色,旅游发展重资源轻内涵的现象依然存在,对民俗文化、红色文化挖掘不深、整合不够。
(三)文旅宣传效果不佳。与哈密市及周边区县、援疆媒体协同合作联动性较弱,未能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文旅宣传矩阵。新媒体平台制作、发布的宣传内容吸引力、传播性不足,内容较为单一,辨识度和影响力不强。
三、2025年工作计划
(一)繁荣发展文化事业产业,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1.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一是持续开展文物四普工作,摸清家底,分类建档。二是持续开展尖甲坡墓群整体保护规划利用工作。三是加大红色文化挖掘和保护力度,打造红色旅游品牌。
2.创新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积极开展文化惠民工程,把慰问演出、文艺辅导、展览讲座等文化活动内容送到百姓身边,结合各乡镇自身优势,打造专属文化品牌。
3.全面加强文化队伍建设。积极做好“小组团”援疆团队与柔性援疆专家人才项目,强化对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等社会人才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文化专业技能水平。
(二)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促进文旅产业提质增效
1.提升旅游规划引领力,推进旅游项目建设。一是继续推动《伊吾县促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奖励办法(试行)》实施,提升旅游产业规模。二是新建全县智能化标识标牌,准确传达伊吾特色和魅力。
2.推进旅游品牌创建,优化旅游服务环境。一是深入调研我县特色资源,打造伊吾专属品牌。二是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三是完善景区设施,提高游客满意度。
3.丰富产品供给体系,深化区域合作发展。一是利用新媒体平台推广、与旅行社、各平台合作、参加展览会等方式,扩大旅游品牌的市场覆盖面。二是持续发挥“一乡一品一特色”的旅游带动作用,积极开展各类活动。三是打造露营基地联通红色研学路线。
(三)筑牢体育强国根基,推动体育事业均衡充分发展
1.持续推进全民健身工作。一是加快体育设施的完善,配发安装路径器材,新建场地,更换老旧、过期器材。二是坚持线上线下结合、传统新兴并举,开展各项赛事活动,培育全民健身等各项赛事活动。
(四)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促进文旅市场高质量发展
1.加强文旅市场监管力度。一是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和投诉处理机制,切实保障游客的合法权益和旅游市场的稳定发展。二是转变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方式,畅通群众投诉举报渠道,充分调动社会监督力量,形成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新格局。
伊吾县文体广旅局
2025年1月8日